专冶妇科杂症的一个瑜伽体式
2018年9月4日
想减脂?只需在你吃饭前做这样一件事就够了!
2018年9月6日

身体建设与文化土壤:日韩当代健美健身潮流发展漫谈

健美是一个很有趣的运动,它不像奥运会项目反映的是一个运动项目的纵向竞技水准,而是纯民间的、商业化、低门槛的体育项目。健美能够得以发展,也是基于整个社会的食品工业,传媒产业,娱乐行业,医疗体育行业等等都达到了到了一个高度,才能促使健美这种高耗能的体育行业成型。这种产业的规模必须有一个发达的,完善的并且处于上升期的社会才可以做到,最起码支撑健美行业起来的那些底层产业都需要很稳固。因此健美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整体面貌和文化潮流趋势。

日前,中日韩健美健身友谊赛在中国武汉举办,完成了三国健美健身领域多年夙愿的破冰之旅,交流成果丰硕。我们不禁联想,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和韩国,这两个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就曾分别举办过奥运会的体育领先发展的近邻,对于健美这种舶来品,于各自都深谙的流行文化培育的土壤中,历经一个充足的催化周期,会完成何样的新陈代谢的演化过程。

日本健美印象篇:健美潮流缘何水土不服?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化资本主义国家。人均GDP亚洲排名第一,国际排名能挺进前十。其首都东京,不光是日本政治和文化的中心,还是亚洲流行文化的发源地。90年代以来,日本文化的影响力迅速扩大,青年一代将日本传统的拼搏和创新精神体现在流行文化上。从动画、音乐到服装设计等全球时尚领域,日本的印记无处不在。作为舶来文化的健美潮流,按理应在这日本这片文化沃土被高度接纳并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而事实上健美运动的发展却在日本长期以来几乎处于温吞停滞状态、遭遇着水土不服的尴尬境地。

2007年伊始,作为日本健美运动的标杆人物,山岸秀匡成为第一张登上奥赛舞台的东亚面孔,顿时让亚洲健坛为之一振,虽和西亚相比,东亚选手起步似乎晚了些,山岸的出现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然而在往后至今的十一年间,日本健坛却一直处于后继无人的局面, 在各项洲际和世界大赛中,很难再听到日本健美的崛起之号,多年不景气的局面让我们依旧只记住了即将老去的山岸代表日本的职业健美符号继续在顽强地单骑厮杀。当代日本健美运动项目的哑火没落,当年山岸在接受健与美杂志采访时,也曾透露出一些原因,健美运动在日本不受重视,难以盛行,被认为是次要和和业余的运动。

日系审美偏好:肌肉不是主流追求,盐系风格深得青睐

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初,肌肉是男性和女性之间最为显著的生理性差异之一。肌肉审美成为一种对男性进行价值判断的主流标准:一个坚定、果敢的 “汉子”,应该有一个无法被人忘记的符号。而这个符号正是肌肉。然而在日本当代社会的审美标准里,肌肉却属于另类和小众的美学定义,在亚洲范围内大行其道的穿衣显瘦脱衣有肉健身型男标准似乎在日本时尚潮流界也难以找到卖点。据说日本时下最流行“盐系审美”:男性身材清瘦,五官娇好,服装色系偏淡的风格。这一点从日本演艺界鲜有肌肉型男的现象可见一斑。日本男艺人,这个群体中从来就不存在“中年发福”这几个字,年轻的偶像们更是纷纷走向形销骨立。而随着日本女性社会地位、收入水平的提高,女性意识也得到强化,瘦成伊人小鸟寻求男人的保护不再是女性的共同诉求,日本女性的审美依然执着,最喜欢的男性对象,仍然是不肥不胖、比较匀称、肌肉也不太发达外露的、胸毛体毛少的那种。男色消费渐成气候。

“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是一段在平昌冬奥会中由央视解说员抒情而发后走红日本网络的中文解说词,赞美对象就是日系花型美少年的代表人物——23岁的著名花样滑冰选手羽生结弦,日本人对于这段诗意解说用在当红偶像身上的无比认同和受用,也印证了日本社会当下对国民偶像的主流审美标准。

(他的地位,如同霓虹国民男神一般的存在)

(在日本,18岁至30岁的男性是最为瘦弱的一个群体。时尚界一味崇尚瘦削并只为瘦男设计服饰是日本男性越来越苗条的重要原因之一。)

身材管理模式:杜绝肥胖,渗透在国民日常生活的健康主义

日本人从小就培养了身材管理意识,而且饮食均衡,管理好身材是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习惯。日本人从孩子到老人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貌。对他们来说,肥胖意味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懒惰,这样的人一定不会被他人喜欢,所以谁都不愿意成为“胖子”。这种对于美的追求一直在督促着他们,不管是已经结了婚的人,生了孩子的主妇,都会把保持身材列上日程,而且是一生都需要完善的课题。

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日本是全世界肥胖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并且是发达国家中肥胖率最低的国家,2016年约是4%。即便是以浪漫优雅、精致苛刻著称的法国,肥胖率也有11%,美国则高达32%。

有趣的是,日本人却并不爱运动,普遍没有健身习惯。根据医学期刊《The Lancet》调查「全球最不爱运动的国家」,日本排到第十一名,全国有超过60%的人参与运动的积极度都是在平均水平以下。

为什么不喜欢运动的日本人却是全球最瘦?

答案是:独特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特殊的国情。

饮食模式

1、热量低,搭配多,调味简单

日本传统文化推崇“新鲜至上”,日本料理中多见生食。加之国土鱼类资源非常丰富, 所以日常饮食离不开鱼虾。而鱼虾不光蛋白质丰富,还比肉类脂肪少。其它配菜则是以新鲜蔬菜为主,食物结构都是偏清淡且低热量。日本人在日常烹饪菜肴时,会讲究保留食物原本的鲜味,所以油腻和辛辣的调味品也用得非常少,这样清淡的饮食是他们很少发胖的原因之一。”

2、种类多、分量少、八分饱

传统日本料理,偏爱以很小的碗碟做容器,食物的分量都很少。就连咸菜或者酱汁之类的都会分成很多份,每个人一小碗,虽然吃饭的种类有很多,但每一种料理的量却真的很少,会让人在吃饭的时候有一种已经吃了很多的感觉,其实并没有,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吃的比较少的习惯。

日本的餐具都很小,很精致,而日式的饮食讲究的是每一种都吃,但都不多吃。这样的多种类的搭配,让人不会偏于某一种食物而造成营养不均衡。每样都有一点,也不容易一下子吃完,延长了用餐时间后,吃进肚子里的量便会减少。

3、餐外食少

日本人很重视早餐在一日三餐中的地位,会从早上开始认认真真地准备并享用一顿丰盛而营养均衡的的美餐。日本的早餐分为和式和洋式两种,但一般都包含主食、鱼类、鸡蛋、牛奶或味增汤等,吃了这样的早餐,一天都会精力充沛,而且到了中午也不会太饿。

日本有着便当文化,从中学生到上班族,中午大多都会带上由家里的主妇做好的便当,当做午餐,这就减少了在外面吃饭的几率。与餐厅的饭菜相比,家里做的饭不光合自己的胃口,还避免了过多的油脂和糖分,这也对抑制肥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此外,学生和上班族的午餐也可选择日本政府提供的公共营养午餐。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午餐都是经过专业的营养师设计过的,品质有一定保障。

4、出行习惯

在日本,搭乘出租车是一种非常奢侈的行为,出租车的昂贵价格让人望而却步。所以日本人出行大多都采用步行或是坐电车、骑自行车的方法。而电车站到家往往还需要走一段距离,所以还是要步行,这无形中还是增加了运动量。虽然没有刻意去健身,但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运动量,这也确实是一个预防肥胖的不错的办法。

身体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发展肌肉和建设肌肉,获得一个健壮美观的形体。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用加法,叫增肌。一种用减法,叫减脂。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造切断了日本人发胖的外界诱因,而前文所讲的日本主流审美文化中对肌肉募集的缺乏兴趣,不想增肌也无需减肥,单以改造身材体型为目的的专业健身运动方式很难得到流行。

运动方式多样化,专项功能性健身训练难成热点

说到日本人喜欢的运动,很多人可能首先会想到:满场跑来跑去的棒球、两个大胖子挤来挤去的相扑。其实,这些运动虽然具有很强观赏性,但日本民众一般不会自己玩。根据日本总务省2012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民众经常开展的运动为:第1名跑步,超过2000万人;第2名保龄球,约有1900万人;第3名游泳,约有1300万人;第4名高尔夫,约有1200万人;第5名羽毛球,约有930万人;第6名乒乓球,约有900万人;第7名足球,约有750万人;第8名棒球,约有730万人。

日本经常参与这8项运动的人口总数约为8510万人,在人口比重中超过70%!这个惊人的数据,显示出日本民众对运动和健身的重视程度。让人意外的是,不仅日本“国球”棒球的排名靠后,“国技”相扑直接没进入排名。

事实上,跑步等运动,没有太多限制和人数要求,老少皆宜。而棒球则不同,除了有人数要求外,还需要比较专业的场地。因此棒球主要是青少年爱玩的运动。而相扑要求就更高了,相扑选手的必备条件是“壮、胖、高”。日本能够达到相扑选手级别的人,是少之又少。

日本人喜欢跑步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跑步最便捷。不过,还有一个不能忽视因素:日本的生态环境和交通环境适合跑步。试想一下,每天早上慢跑在宁静的林间小路上,呼吸着新鲜空气,让思想放飞,别有一番滋味。而保龄球的入选,可能让人有些意外,事实上日本的保龄球馆随处可见,而花费也不多,所以排名靠前。

游泳则既减肥又塑形,更关键的是日本有很多公立游泳馆,每两个小时门票价格仅为400日元(约20元人民币),里面桑拿房、按摩池一应俱全,自然成为日本民众的最爱。

高尔夫在中国可能是有钱人的运动,而在日本则主要被“上班族”用来健身。各种健身高尔夫练习馆随处可见,有些场馆甚至1000日元(约50元人民币)可以玩上一整天。日本人喜欢乒乓球和羽毛球的原因差不多,这些场地的租用费用低 廉,每小时租金一般在500日元(约25元人民币)左右,还具有社交功能。反观世界,最受人们欢迎的运动依然是篮球。篮球在日本不流行,主要还是身高问题。虽然他们没有姚明,但他们有全世界人民都熟知的“灌篮高手”樱木花道。有些运动项目,日本在现实中没有好的选手,但在虚拟的“二次元世界”里高手可不少,有“网球王子”,也有“足球小子”等等。

这些动漫,对促进日本体育运动的发展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比如说“足球小子”1983年在东京电视台上映后,日本的足球人口数增长了数倍。大量青少年痴迷于足球运动,给日本足球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也就是从那时候,日本的足球水平超越了中国。

不难看出,最受日本民众欢迎的运动,往往是容易上手、花费较低、宣传成功的项目。

而过于专业的健身场馆训练项目,在如此丰富便捷的全民健身途径以及前文所提到的日本人对于身材的审美标准面前,刻意的肌肉锻炼和功能性训练,其需求性难以再成就不再是热点了。

典型的硬伤:人口结构老龄化危机,健美运动过于小众

作为长寿大国的日本,一直为本国的长寿国民而深感自豪,然而这却客观造就了日本社会人口结构过度老龄化的状态。最新统计显示,2016年男性平均寿命80.98岁,女性平均寿命达87.14岁。不过,与世界各国老龄化速度相比,日本也是最快的。

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高于许多欧美国家,例如超过意大利的22.7%与德国的21.4%。享受日本医疗补贴的75岁以上高龄老人也达到1697万人,占总人口的13.4%,凸显出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性。日本老龄化进程之所以如此之快,一是随着医疗技术进步、老年人寿命延长,二是人口出生率下降使高龄人口比例高居不下。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造成人口比例出现倒金字塔结构。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人口动态估算值,2017年出生人口仅为94.1万人,创1899年建立统计制度以来的最低值。与上世纪70年代每年新出生人口200多万相比,生育率之低可见一斑。同年,死亡人数为134.4万,相当于人口自然减少40万以上。因此少子老龄化被称为日本的“国难”。

在世界范围内,健美健身项目参与者的最佳年龄是24-44岁,而这个年龄段的日本年轻人,恰恰是最为瘦弱的也认同以瘦为美的一个群体。而对于寄于健美运动发展希望的这个目标群体来说,健美健身运动远远无法吸引到足够的人群形成参与规模,健美健身很难在短时期内形成气候。

此外,在日本社会正面临劳动力人口生力军绝对数量的加速下滑、消费低迷、通货紧缩、就业生存压力等严峻负担下,耗时长、投入精力大的健美项目几乎是与年轻人绝缘的领域,就更别提以其为职业投入身心去经营了。

(中日韩健美健身友谊赛日本国家队的平均年龄超过40岁,是日本现今从事健美健身运动老龄化的一种侧面反映吗)

韩国健美印象篇:健美运动恰逢其时 ,健身产业娱乐化发展

先说说韩国官方对于健美运动的认可和支持程度。在2002年韩国釜山亚运会上,釜山亚运会是第一次把竞技健美运动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共设男子8枚金牌。众所周知,健美不是亚运会或奥运会这样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固定比赛项目,不过作为亚运会的东道主可以自选三个非奥项目做为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而彼时,韩国釜山选择了健美。

另一方面,在近十几年的亚洲健美健身锦标赛和世界健美健身锦标赛的赛场上,韩国健美健身国家队表现出强大的实力,尤其在小级别的男子健美项目中有着难以撼动的地位。韩国健美健身联合会Korean Bodybuilding & Fitness Federation (KBBF),是由韩国国家奥委会直接管理,很重视健美运动的发展,在健美健身国家队的支持补给上给予相当大的力度,比如这次中日韩三国健美健身友谊赛,韩国奥委会官方就给运动队配发专业的参赛装备和国内选拔赛事给予的全方位指导支持。

健美是一个很有趣的运动,它不像奥运会项目反映的是一个运动项目的纵向水准,因为它是一个更侧重于民间的商业化、低门槛的体育项目,所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整体面貌。健美能够发展,也是因为整个社会的食品工业,传媒产业,娱乐行业,医疗体育行业等等都发展到了一个高等位,才能促使健美这种高耗能的体育行业成型。最起码支撑健美行业起来的那些底层产业都需要很稳固。韩国健美运动的近年的强势发展异军突起,并非偶然一蹴而就,显然是基于上述原因的长期积累和有效发力。

另外,民间体育在韩国也常年盛行。与“政府倡导、部门组织”不同的是,韩国全民健身主要是靠老百姓自发组织,体育发烧友担当急先锋。在这样一个娱乐八卦的国度,韩式全民健身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

 造星计划大行其道,健身韩流引领全民健身

经常看韩剧或者韩国电影的观众应该知道,韩国男星身材保持的非常好,就算一些看似身材一般的男明星,其实大多也属于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类型,演艺界明星经常在影视或者综艺节目中秀出好身材来提高收视率;韩国大学生和年轻人群身材普遍领先于亚洲同龄人,那么到底是什么促进了韩国肌肉肌肉文化的盛行?

国民健身观念自幼根植于心

韩国人对于自己身材比较重视,人的形体不是天生就是那么完美的,如果对自己形体不满意,可以后天来弥补。健身就是后天弥补先天体形不好的最佳方式。健身或健美和其他运动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和饮食,让你长出适当发达的肌肉来填补先天体形的不足。

在成年开始,韩国年轻人就开始针对性对自己的身体进行锻炼,拥有一副好身材是他们的最佳的社交名片。加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韩国男人均需要服兵役,强身健体成为韩国国民从小贯彻的基础教育。比如跆拳道已经确立了其地位和影响力。在韩国,很少有没学过跆拳道的小朋友,跆拳道不同颜色的段带对小朋友们来说充满了吸引力。韩国年轻人的饮食习惯比较西式,蛋白质摄取量很高,受美式文化影响,整个社会甚至是老人都对肌肉有崇拜情结。另一方面,韩国政府也同时在大力促进本土营养品的发展,并且结合亚洲国家特点,做出了本土化的落地实操。比如,蛋白质含量高达80%的鸡胸肉脆片,0油0糖0钠。

演艺明星树标杆:混迹娱乐圈,身材是硬核标配

韩国的明星制度异常严格,艺人不光要有俊俏的容颜,还有经过艰难的实习生阶段,这个阶段他们要训练各种技能,并且竞争激烈,真正能走上人生巅峰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要么成名,要么被淘汰,没有其他选择,所以他们很注重在观众眼中的形象,随时随地向观众展现他们最好的一面,完美的身材也是他们必须要拥有的。

与此同时,当造星计划与健身相结合,在媒体的推波助力下,韩国涌现多位亚洲知名的平民健身明星。由于成功的商业化运作,韩国的健身明星在整个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掀起了一股健身韩流。偶像化的包装也同时推进了韩国健身类比赛的盛行,韩国的健体项目走的非常快。一方面,健美的过重竞技化也促使人们开始思考健美和普通人的关系;另一方面,高度发达的韩国娱乐市场,能够给形象气质俱佳的健体运动员更多的发展机会。

健身网红效应带动健身市场繁荣

提到韩国的运动健身,就不能不提风靡全球的减肥辣妈郑多燕。这位健身女皇出生于1966年11月27日,目前身高162公分、体重49公斤的她是2个孩子的母亲,她创作的减肥操在近几年风靡亚洲乃至全世界。

郑多燕婚后从原本48公斤的苗条身材一路增加到超过70公斤的臃肿身材,她幡然醒悟并决定改善自己不如意的体重与身材。

不甘心就此老去的郑多燕在医生建议与教练指导下展开瘦身运动,经过一连串尝试之后,又恢复到49公斤的健美身材,因而被喻为是“奇迹的肉体”、“健康肉体美辣妈”。

受郑多燕的个人效应影响,韩国近几年也随处可见扎堆跳健身舞的中青年女性。如果说广场舞在中国是“大妈”的专利,那么韩国“广场舞”的主力军就是青春洋溢的靓妹,这其中又以有组织的大学生居多,经常发起各种表演活动,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2012年就爆红网络的池妍玉是一名著名健身教练,因为长相甜蜜却拥有令人羡慕的魔鬼肌肉而受到网友追逐。(图)

20年前就来做中国创业的赵守镇也是位韩国啦啦队健身之星,在曾经一度火爆的拉拉队市场下滑之后,除守镇之舞外,也增加了在华的餐厅经营,随着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着实让餐厅火了一把。

(各类形体比赛和有趣活动全年轮番不断)

与此相关的还有韩国国内举办的各种健美大赛:无论男子还是女子,每一场比赛都堪称肉体盛宴,极为养眼。

健身产业链完备:重视本土制造,健身场馆遍地开花

在制造业产能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过程中,韩国扮演者重要角色。依赖于制造业的发达,政府非常重视在健身产业方面的自主品牌研发,自主营养补剂品牌、健身器材有着良好的工业制造口碑声誉,外来品牌很难再打入韩国市场。

韩国的健身俱乐部开设密度很高,遍地都有,首先每个学校即使是中学都会有健身室,其次每个最小行政单位(区)也会有公立的区健身室(设备比国内大部分会员制的健身室都要好),至于私营的有多密集呢?下图是首尔市内一处小区附近两个地铁车站大概2km范围内的搜索图(小的杠铃是任意运动项目,不只是健身)

发表评论